首页>>门罗公园 >>SARS专题
中国广东省SARS早期爆发及临床治疗
2003/12/4 17:17:05  飞捷生物
 

文献来源:Zhao Z, Zhang F, Xu M, et al. Descrip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an early outbreak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in Guangzhou, PR China . J Med Microbiol. 2003 Aug;52(8):715-720.

SARS,现已知道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可能在2002年底起源于中国广东省。在2003年1月至3月间广东省广州市发生了第一次SARS大爆发。本研究综述了SAR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对四个不同治疗方案作了比较研究。分析了病案记录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分别收集了病情转归的检测结果。对190名病人随机给予4种治疗方案,记录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以反映广东省的SARS爆发和广州市与医院有关的SARS爆发情况。病人都是由于家庭亲密接触或使用卫生保健器械,尤其是在进行可能发生呼吸道分泌物喷射的操作之后(如药物喷雾疗法和支气管镜检等等)而感染上SARS。最早的症状是高热,在大多数病人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肌痛等症状,而有24%的病人伴随腹泻症状。最常见的胸部X线检查改变是斑状阴影并在5-10天后进展成支气管肺炎。36例发展成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有11例死亡,均对抗菌素治疗无效。对抗菌素最敏感的是那组早期接受大剂量类固醇治疗并进行鼻持续正压通气的60个病人。其它三个治疗组均有很高的死亡率。在医护人员接触感染病人时一个医院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完全避免了交叉感染。 广州市已经有350例SARS感染病人,但快速病例诊断和检疫已经控制了SARS在广州的爆发。早期接受大剂量类固醇治疗并进行鼻持续正压通气同其它三种治疗方案相比,是最好的支持性治疗,能够降低死亡率。

本文报道了广州SARS爆发的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特点,同时对190名SARS病人随机辅以4种治疗方案后的结果作了比较研究。

方法

爆发起始 2002年11月19日佛山出现了广东省的第一例SARS病人,而佛山尚未有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报道。该病人是一位46岁的政府官员,他的三个家庭成员均被他感染SARS。随后,河源、中山、江门、深圳和肇庆等地在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间也出现SARS病例。广州的SARS爆发是由一名去过中山的病人引起的。

SARS定义 广东预防和治疗机构对非典型肺炎的定义制定了几项标准(下表1)。120例病人完全符合所有5条标准,而其余70例符合2-5条标准。对于标准2,亚标准(i) 和 (iii)必须具备。

表1,广州市SARS临床诊断标准

1. 与SARS患者有亲密接触史(≤20天);
2. 临床症状

i.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38℃,偶有畏寒;
ii. 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胸痛;
iii. 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
iv. 肺部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可闻少许湿罗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v.呼吸困难
vi.呼吸窘迫

3.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常有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4. 胸部 X线检查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呈网状改变,部分病人进展迅速,呈大片状阴影;常为双侧改变,阴影吸收消散较慢;
5. 典型或非典型肺炎对抗菌素治疗无效。

样本 190例SARS病人,男,70例;女,120例,年龄分布16-84岁(平均28.6±10.3)。这些病人中包括60名医护人员,都是在接触感染病人后2-15天被感染的(平均潜伏期3±4天)。

实验室检查 进行了咽拭子和痰的细菌培养。对120名病人作了甲、乙型流感血清抗体的检测。另外,有60名病人用ELISA检测了H5N1抗体。60名病人还检测了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等病原体的血清抗体。

治疗 将2003年2月2日至14日收进的SARS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2月14日以后收进的另外60名SARS病人作为D组。尽管年龄、性别和严重程度没有作为控制因素,但经过调查发现,四组病人情况大致是相同的。

A组,40例病人,常规治疗病毒唑(ribavirin) i.v. 0?4–0?6 g/天,头孢哌酮(cefoperazone)/舒巴克坦(sulbactam) 2?0 g b.i.d,吸氧3-5L/分钟,血氧饱合度(SaO2)92%的病人给予非创伤性持续正压通气(CPAP)。如果CPAP失败(SaO2 ,90 %),用导管进行机械通气。

B组,30例病人,氟奎诺龙(fluoroquinolone) 加 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i.v. 0?4 g/天,联合重组干扰素αi.m. 3 000 000 U/天,限制使用类固醇类药物。A组和B组在前14天均未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如果继续使用类固醇类药物,则甲基氢化波尼松(methyl prednisolone)的剂量是80-160mg/天。机械通气同A组。

C组,60例病人,奎诺龙(quinolone )加阿齐霉素(azithromycin) i.v. 0?4g/天,一些病人给予重组干扰素αi.m. 3 000 000 U/天。当症状严重或肺渗漏增加时,辅以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甲基氢化波尼松(methyl prednisolone) 80-160mg/天治疗2-3天)。机械通气同A组。

D组,60例病人,左氟沙星(levofloxacin) 0?2 g b.i.d.加阿齐霉素(azithromycin)0?6 g/天 i.v. drip.,45例病人给予重组干扰素αi.m. 3 000 000 U/天。如果病人不敏感(持续高热),以及肺渗漏超过一个肺小叶或整个肺叶的,则给予高剂量的甲基氢化波尼松(methyl prednisolone) (160–1000 mg/天,依据症状和X线表现而定)5-14天。如果血氧饱合度(SaO2)<95%,吸氧3-5L/分钟,或者如果病人觉得呼吸短促,则给予非创伤性的CPAP。如果CPAP失败(SaO2 ,90 %),用导管进行机械通气。

结果

临床特征 见下表2:

表2,广州市SARS疑患病人临床特征
临床症状 病人数 (占总病人数百分比%)
发 烧 190 (100)
持 续 38 (20)
缓 解 68 (36)
无规律 84 (44)
疲 劳 179 (94)
咳 嗽 175 (92)
呼吸短促 175 (92)
头 痛 116 (61)
肌肉酸痛 113 (60)
心 悸 98 (52)
畏 寒 89 (47)
头 昏 89 (47)
腹 泻 46 (24)
胸 痛 41 (22)
血渍痰 23 (12)

各组治疗对照,见表3

表3,四组病人病情转归对照表

注:a, p<0.001; b, p=0.003



 
SARSWeekly.net 唐权 编译 翟理杰 审校
 
 ■ 相关连接
 
 
 
 
 
 
 
 
版权所有 上海飞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中原路282号38幢101 邮编:200438 业务部: 021-65586376 技术部: 021-65582983
E-Mail:manager@fastagen.com 全国免费电话: 8008200952 传真: 021-65586376 赛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