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来源:WHO http://www.who.int/csr/sars/archive/2003_05_07a/en/ 病死率
WHO今天修改了最初的SARS病死率预测值。此次修改来自于对来自加拿大、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及越南统计资料的最新分析。 基于更详细全面的资料及更可靠的检测方法,WHO此次预测SARS的病死率为0%到50%,取决于受感人群的年龄。总体预测死亡率为14%至15%。 特定地区死于SARS的可能性取决于病例的具体情况,包括主要受感染人群的年龄及伴随疾病。根据WHO收到的最新资料,病死率在24岁或更年轻的人群中低于1%,25岁到44岁为6%,45岁到64岁为15%,65岁或更老者病死率大于50%。 病死率用来衡量死于某种疾病人数占患有该病总人数的比例。换句话说,它是测量某种疾病杀死其宿主的可能性,因此是某一疾病严重度及其作为公众卫生问题的重要指标。一个人死于SARS的可能性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SARS病毒,受感染的途径及病毒量,个体因素如年龄或是否伴有其他疾病,以及救治是否及时。 许多因素使病死率的计算更加复杂,而疾病的爆发仍在延续。SARS疾病的死亡往往发生于起病后数周。完全痊愈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当某一疫病仍在流行时,只有部分受感染的个体会死亡或痊愈。只有在一种流行病完全结束后才能计算其绝对病死率,要考虑到全部的死亡例数,全部恢复例数及失去追访的例数。利用已报道的死亡数除以病例数而不考虑其发病以来的时间所计算的病死率会过低估计真正的病死率。 克服这种困难的一种方法是仅使用病例的最终结果-死亡和康复来计算病死率,然而这一方法应用于暴发结束之前时,容易过高估计结果,因为对SARS,其从发生到死亡的平均时间要短于其从发病到康复的平均时间。 应用这些方法,对SARS病死率进行估计,香港为11%-17%,新加坡为13%-15%,加拿大为15%-19%,中国为5%-13%。 另一种更加精确和公平地计算SARS的方法是进行存活分析。这种方法需要从发病到死亡或从发病到康复的详细个人资料,或当前病例发病以来的详细资料。应用这一方法评估新加坡的死亡率为14%,香港为15%。 在越南,SARS已得到控制,结果计算更直接,病死率相对较低,为8%。对其一种解释是病人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和既往健康的医务人员。 潜伏期:
WHO应用个体病例资料对SARS潜伏期进行估计。基于此,WHO认为目前SARS最长潜伏期的最佳估计值为10天。 潜伏期是指从接触于致病因素到发病这一时期,这段时期非常重要,也是一些推荐控制措施的基础。对潜伏期的了解还有助于医生根据病史和症状对病人进行SARS和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受接触方式,病毒接触剂量,免疫功能等因素影响,个体潜伏期有所不同,如果病人曾多次接触于病毒,其潜伏期估计就更加困难。究竟哪一次接触引发疾病难以确定。出于这些原因,对潜伏期的最可靠估计是研究只有一次明确接触史的病例。 在今天的回顾中,WHO分析了新加坡,加拿大和欧洲的只有一次接触机会的病例的潜伏期,其结果支持最初的最长潜伏期为10天的估计值。 然而,最新公布的基于57例香港病人的资料分析估计有更长的最长潜伏期。这一结果对于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更长的潜伏期可以在方法学,诊断的特异性,感染的剂量及其他因素上体现出不同。此次疫病爆发中可靠的诊断(诊断为SARS的病人真正患有此病)很难建立,因为此诊断是建立在非特异的临床症状之上,而这些症状在其它疾病中也可见到。 立即隔离;
WHO继续推荐对可疑及可能SARS病人的早期隔离。缩短症状发作和隔离之间的时间会降低疾病传播给他人的机率,也大大减少了需要后续治疗的接触者数量,从而减轻了卫生健康部门的压力。另外尽管病人的病情很严重,如果立即采用住院治疗,病人仍有挽救生命的机会。 |